《红军道主神位纪》
编辑:喻洪超 收集整理:吕凤林
1935年4月,宝兴县铁坪山庙殿闯进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军队,他们强拿、强住、强吃,赖着不走,庙殿僧道苦不堪言。
半月后,中国工农红军北上途经宝兴,听闻此讯,立即派出一小队战士从五龙瓦西沟小丫口小路赶往铁坪山。驻扎在庙殿的军队闻风而逃,这批军队是奉命前来堵截红军北上的,隶属于四川军阀刘文辉部。
红军小队进入庙殿后,安顿好僧道并将所带口粮留给僧道、香客、木工等食用。联合村村民王万明70年代给师父杨文夫当学徒时,师父告诉过他,民国24年在铁坪山上做木工手艺时看到的场景。
铁坪山庙殿主持吕赞坤感动不已,赠送六缸清油给红军小队,叫上信徒樊光华带路下山,找到开明乡绅王朝钦(乡长),谈及红军北上情由,乡长即动员乡民全力支援。乡长无子,逐将10岁准女婿张光贵送入军营,因年龄尚小,部队不收,其兄张光富替他参加了红军。
据庄子河坝村民黄文香口述,民国24年(1935年)年,七、八岁时,在老家跟着扎坡的幺爸黄兴志,到申家山挖铅锌矿石背运至庄子河坝,在大白木树下用木炭风箱炼铅200多斤,制作子弹头。最高兴的就是每天干完活回家,红军送10个10两的玉米馍馍作口粮补助。
当时随红军一起北上的乡民有庄子村李文斌、百里村吕玉文、张庭兵等。
吕玉文1933年加入国民党,即将上任到天全白沙河出任青山管事,加入红军时还带着购买的两支步枪和300发子弹。
红军翻越夹金山时,张庭兵因年纪太大,身体不适,生了病,张光富脚趾冻掉负伤。部队为了行军需要,安排吕玉文将张庭兵、张光富带回老家休养。

(作者吕凤林几十年如一日义务修复着红军道)
村民张家秀回忆,家母张国玉(其子张家顺为烈士,解放初1951年剿匪时牺牲)1976年病危住院告诉自己,参加红军因病重回家养病的张庭兵是家母的五爸,送五爸回家的吕玉文是家母的姐夫。1959年张庭兵病亡,安葬于祖坟园,张庭兵无儿无女,每年上坟我们都记得给他上一柱香。
吕玉文土地革命时期配合过地方土改工作,张光富伤养好后,代理过明礼乡乡长,土改时定为富农,1974年张光富亡故。其余随红军北上的战士均牺牲在长征路上。
据明礼乡百里村乡民吕玉财回忆:
民国24年端阳前后,一天夜里姐夫汪兆兴叫我去灵关学校,为一群闹苏维埃的人放哨,他们要送一个干大事的人去外河到海边。这就是重要的历史事件-陈云出川。第二天姐夫叫人把我送到陇东镇吕玉文家,说他要外出几天,叫我们不要回家来,也不要说他在做什么,在和什么人一起。
半月后才得到信,我们走后两天夜里,姐夫找到小船,把客人送过灵关河,分手后到芦山县仁家乡小姨妹家避风。
几天后姐夫去仁家坝赶集,巧遇灵关汪水口本家兄弟,谁会想本家兄弟回灵关镇就向还乡团告密,还领人到芦山县把姐夫捕获,带回老家杀害,并将尸身砍成几块甩在柳杨溪大水沟中喂鱼。我姐、姐的婆婆相继遇害,只留下3岁大小的外侄汪明财作诱饵,想诱捕姐夫送走的人出现再收网。乡绅吕玉顺(当时新兴乡乡长)实在看不下去,将汪明财收留,并暗中派人到50多里外的铁坪山,找到在庙殿上香的堂姐吕张氏,托人到梅里川百里坪找吕玉文联系营救。后由吕玉顺安排,吕张氏将汪明财偷送到铁坪山庙殿交给主持吕赞坤,再由吕玉文在吕赞坤住处领得汪明财抚养。汪明财解放初参加清匪反霸,土地改革后成为地方基层领导,直到退休。
三吕(吕赞坤、吕张氏、吕玉文)在铁坪山黑脸大王殿与众僧道暗中摆设香案,立红军道主神位,虔诚祈祷神灵保佑地方平安,保佑红军无灾,并为红军祈福,习俗廷续至今。
吕张氏1954年寿终于灵关镇原新兴乡河口村,吕赞坤1957年寿终于庄子河坝王永庆家中,吕玉文1994年冬寿终于原明礼乡百里村家中。
标签: